2007年12月2日,一代中国足球爱好者心目中的“铁门”李富胜去世了,享年54岁。
刚刚经历了李铁换帅风波,中国足球再次进入了几年轮回一次的阵痛期。
球迷们对中国足球的未来感到迷茫,不知何年何月,中国男足才能崛起于世界。
其实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物质基础匮乏的时代背景下,踢出过极其优秀的成绩。
李富胜就是那一代中国男足中名副其实的铁门,也是当时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数得上名号的著名门将。
如果没有2007年前的那场意外,或许李富胜也会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,为现在的中国男足出谋划策。
让年轻的球迷知道,中国足球也曾有过让全中国人热泪盈眶的光辉时刻。
可惜现实没有如果。
一代名将意外重伤,抢救百日终逝
2007年8月14日,李富胜正在新家进行装修。
这是李富胜刚买的新房,经过简单装修后马上就可以入住。
李富胜沉浸在乔迁新居的喜悦中,看着新家无论哪里都很完美,唯独镜子挂的地方不太合适。
下午2点左右,为了给镜子找个合适的地方,李富胜拿来了一个人字梯,搬着镜框准备挂到心目中最好的位置。
意外就在此时发生了。
或许是一个不小心没有踩稳,又或者是梯子本身没有架稳。
李富胜的身体突然失控,从三米高的地方直直地摔了下来,头部重重地摔在地面,当场昏迷不醒。
家人闻声赶来,发现李富胜重伤倒地后迅速联系医院。
急救车很快把李富胜送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。
由于李富胜的伤势看起来较为严重,医院的专家医生第一时间进行了会诊。
确定了李富胜右耳后部粉碎性颅骨骨折,并有创伤性特重型颅脑损伤。
在一个小时的紧急准备之后,专家们马上为李富胜进行了颅外伤手术。
手术进行得还算顺利,只是李富胜的伤势实在太过严重。
在开始手术之前,就已经出现了瞳孔放大的体征,呼吸几乎停止,全靠医院的医疗器械和专家医生的技术才得以存活下来。
三个小时的手术之后,李富胜勉强保住了性命。
但依然处于深度昏迷,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。
为了抢救患者生命,专家医生们组成抢救小组,每隔几天就进行一次会诊。
还邀请了当时国内多名颅脑外科专家分析李富胜的病情,希望找到最合适的医疗方案。
在医治过程中,李富胜多次遭遇低蛋白血症、肝功能损害等等危险,都被专家们及时调整医疗方案给应对了过去。
在ICU的特级护理和紧张及时的诊治之下,李富胜在创伤性特重型颅脑损伤之后奇迹般地存活了109天。
最终在2007年12月2日23点52分,由于伤势恶化导致脑颅出血,继而多脏器功能衰竭,李富胜不幸逝世,永远离开了我们。
李富胜的意外逝世震惊了中国足坛。
人们感慨李富胜这样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足球运动员,怎么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就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前中国国家队教练年维泗接受采访时声称,李富胜的去世实在太意外,因为自己几乎是亲手把李富胜训练出来的。
李富胜的职业是足球队门将,跳高、扑救、倒地是他职业生涯的主要动作,在他人生的大半时间里,这些动作天天都在做。
从一个不高的人字梯上摔下来的时候,李富胜的职业习惯和肌肉记忆应该会帮助他卸力。
最起码也会自我保护一下,顶多就是有点擦伤,怎么会受到这么重的头部伤势,实在难以想象,让年维泗不由得感叹世事无常。
各界名人献花,郭达蔡明痛惜
2007年12月09日上午,北京的天气十分寒冷,仍然比不上葬礼上众人的心冷。
这一天,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举行了李富胜的遗体告别仪式。
灵堂的两边摆满了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和挽联,人们沉痛悼念中国一代铁门李富胜的故去。
来到现场的上千名悼念者中,有来自体育界的,有来自演艺界的,也有来自军界的。
这跟李富胜职业生涯结束后的贡献脱不开关系。
退役后的李富胜一度担任过八一体工大队的大队长,有大校军衔。
在体育界和军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,一直在提携有潜力能踢球的后辈,受到圈内人的敬仰。
中国世界级中锋郑海霞、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,以及女排、游泳队等等相关知名运动员都在现场寄托了哀思。
曾经跟李富胜共事过的前国脚们,以及教练、后辈也纷纷赶来送李富胜最后一程。
其中包括著名国脚高峰、迟尚斌、杨朝辉、董玉刚、傅玉斌等,还有当时的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。
前上海申花、北京国安主教练沈祥福是最早到的一批人之一。
连记者们都还刚刚到场准备设备的时候,他就已经进入灵堂,跟李富胜的家人们坐在一起,互相安慰。
遗体告别仪式举行的时候,沈祥福是哭得最凶的一个。
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伤心和痛苦,一改往日面对媒体时的硬汉形象,可见其与李富胜的关系之好,几近亲生兄弟。
沈祥福当年在国家队的时候,跟李富胜是住在同一个屋子里的。
因为沈祥福的年纪比李富胜小一些,李富胜一直很照顾自己这个“弟弟”。
包括后来大家一起踢球,退役后做其他方面的发展,李富胜一直给沈祥福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沈祥福也一直感念自己这个“哥哥”的恩情。
当沈祥福走出告别仪式现场的时候,蹲守的媒体记者一拥而上,希望采访几句。
可是沈祥福已经哭得说不出声,勉强想要张口,发出的只有哽咽,最终采访不得不作罢。
除了体育界,演艺圈也来了不少名人。
由于李富胜曾经担任过演艺明星足球队的队长,所以在演艺界也有很好的人缘。
郭达、牛群、毛宁、蔡明等等,这些在当年的央视春晚几乎年年不落的全国知名演艺明星,也都来到遗体告别仪式现场抒发自己内心的悲痛。
蔡明跟李富胜的关系一直很好。
记者拍到蔡明在旁人的搀扶下泣不成声,站在她身旁的毛宁一边扶着蔡明,也一边默默流下了眼泪。
最后蔡明还是在毛宁等人的搀扶下,才勉强离开告别仪式现场。
在荧幕上一直以搞笑形象出现的郭达,此次在现场一脸悲痛,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奕奕。
面对记者的采访,郭达对李富胜的去世表达出了急切的痛惜:“我就想说,你为啥走得这么急呢!你说你急啥呢!”
郭达跟李富胜相识也是在组建演艺明星足球队期间,李富胜的厚道和耿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。
按照郭达的说法,跟李富胜一起聊天的时候可以放下所有的戒备。
因为他太直率了,一点心眼都没有,刚刚相识、只要见过几面就可以推心置腹,这么好的人就这么走了,实在太可惜了。
不仅圈内人士,在北京的足球爱好者们也自发地来到现场。
他们带着自己印象中李富胜最巅峰时期的照片,站在灵堂外给自己心目中中国足球的功臣送行。
这些球迷很多人都是李富胜的同龄人。
他们亲眼看着中国足球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看着李富胜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绚烂的光彩,为中国人争光。
李富胜的离世,对于这些球迷来说就是青春的终结。
野球小子出身,一路成为国脚
李富胜的葬礼之所以会如此隆重,有如此多的人为他送行,是因为他代表着那一代中国足球的辉煌。
1953年,李富胜出生在山东莒县,少年时经常在大连的街头跟一帮小孩子玩耍。
那个时候的孩子没有手机和电脑,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上街踢野球。
因为踢野球的技术太出色,李富胜在大连当地有了一点小名气。
13岁的时候被教练看中,进入大连业余体校学习足球,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受成体系的足球教育。
不过,李富胜的足球之路并未一帆风顺。
1972年,19岁的李富胜被分配到大连石油七厂当铆工。
在当时,有这么一份工作是十分值得自豪的。
但是在李富胜自己看来,已经接受了几年足球教育后,足球才是自己未来应该走的路。
于是一年之后,李富胜放弃了铆工的工作,应征入伍,成为成都部队足球队的球员,穿上了军装的同时也穿上了球靴。
两年后的1975年,八一足球队教练哈增光想要寻找一名出色的守门员。
当时就有人说,成都部队足球队有个不错的守门员,虽然长得不高只有1米78,也不是很会守门,但是身体素质好,够猛!
哈增光听得一脑袋问号——什么叫长得不高也不是很会守门的“不错守门员”?
等到哈增光亲眼见到李富胜,看了他的能力,才发现李富胜确实有两把刷子,潜力也够强。
只是因为训练方向不对,没能完全发挥出该有的能力。
于是哈增光立刻把李富胜招入八一足球队,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针对性训练。
一年之后,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年维泗打电话给哈增光,希望他推荐几个优秀的足球人才,哈增光马上把李富胜推荐了上去。
从这个时候开始,李富胜成为了中国国家队的门神。
效力八年期间,四次被评为全国最佳门将。
不过这还不是李富胜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。
真正让李富胜名满天下的,是1981年,第12届世界杯预选赛。
获评亚洲最佳门将,球王赞不绝口
1981年10月18日,中国国家队在工人体育场主场迎战科威特队。
那个时候的科威特队是亚洲最强球队,中国国家队依然不能算是一支能与之抗衡的同等对手。
很多人已经预先估计中国队将会败给科威特队,毕竟两队实力差距摆在那里。
可是此时的中国队是不能输的。
按照当时的出线形势,中国队必须击败科威特队,才能保住唯一的出线希望。
一旦打平或者败北,都将为中国队的世界杯旅途画上句号。
在这样的生死战面前,工人体育场上空凝聚着一片肃杀氛围。
人们都知道,此一战不成功便成仁。
比赛刚一开场,中国队就向科威特队的球门发起猛攻,一时间打得科威特队狼狈不堪。
或许在对方看来,以中国队的实力,是不敢跟他们打这样猛烈的抢攻的。
出人意料的猛攻战术很快便取得了成果。
赛前带伤出场且不擅长头球的容志行,竟然在比赛开场后用头球攻破了科威特的大门!
这开门红的一球让球迷们燃起了出线的希望。
然而短短两分钟之后,由于中国队门前的一次犯规,科威特队得到了一粒点球。
主罚点球的是科威特当时的当家球星费萨尔,脚法凌厉,在世界足坛都占有一席之地。
费萨尔站到点球点的时候,在场球迷们一片寂静,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了。
大家都知道,中国队的抢攻需要一鼓作气,一旦中途被对方扳回一城,比分变成1:1的话,局面将对中国队压倒性地不利。
换言之,这一粒点球必须要扑出去,绝对不能进!
面对费萨尔的,就是李富胜。
李富胜在赛前已经分析过对方射手的射门习惯和技巧,费萨尔擅长射向球门左方。
李富胜的站位便稍微靠左,二人短暂对视之后,费萨尔突然启动。
一个小小的假动作试图给李富胜造成判断错误,随后一脚猛射,球直飞向球门右边。
李富胜没有被假动作的晃倒,他在启动的一瞬间准确判断了费萨尔的选择。
一个侧扑,稳稳地把球抓在了自己手里。
那一刻,是足以载入中国足球历史的一刻。
虽然只是一场世界杯预选赛,但在中国足球起步点极低的当时,能够面对亚洲冠军科威特队的顶级射手,扑出其点球,可以说是点燃全中国球迷的热血。
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,在那个一栋居民楼才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的年代,全国各地无数球迷目睹了李富胜扑出点球的一刻。
齐刷刷喊出了“中国足球万岁”的口号,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。
工人体育场现场的球迷更是不用多说,人们扯着嗓子喊着李富胜的名字。
全场掌声雷动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费萨尔落寞的身影。
后半场比赛中,中国队在全场八万球迷如雷声般的助威中继续攻入两球。
整场比赛最终以科威特队0:3输给中国队收场,至今仍是中国足球历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。
李富胜也因为这场比赛中的精彩表现,被评为亚洲最佳门将,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,一举打破了中国人踢不好足球的偏见。
除了跟科威特队的惊天一战,李富胜甚至还得到过球王贝利的夸奖。
1977年9月,世界足球历史上有名的美国宇宙队来到中国,与中国足球队进行了一次交流。
别看美国足球在世界足坛并不够强,美国宇宙队却是大名鼎鼎。
因为这只球队签下了许多大牌球星,比如贝利、克鲁伊夫、贝肯鲍尔。
这些球星早就过了巅峰年纪,不过面对稚嫩的中国国家队,他们的实力还是难以望其项背的。
一场交流赛之后,球王贝利称赞了两个人。
一个是负责防守的迟尚斌,在整场比赛中,他给贝利造成的麻烦最多,另一个就是李富胜。
当时中国队的后防线很难阻挡贝利的脚步,李富胜成了球门和贝利之间最后一道屏障。
而他竟然接连扑出了贝利两个单刀球,甚至还在一次贝利形成单刀之后,主动出击离开球门区域,试图抢断贝利,跟贝利拼脚法。
在贝利看来,李富胜的门将技术极佳,而且敢于跟自己一个前锋比脚法,不仅有能力而且有胆气。
李富胜跟球王贝利的这段交流,也一时传为美谈。
在中国足球历史上,优秀的球员很多,其中有不少人比李富胜拥有更好的技术。
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李富胜帮中国球迷点燃的民族自信心,是再好的技术都无法媲美的。
退役后的李富胜担任了八一体工大队的大队长,因为性格宽厚,乐于助人,同时又职业经验丰富,赢得了各界人士一致称赞。
他提拔后辈,为中国足球出谋划策,积极协调各方矛盾,力图把中国体育水平推向更高水平。
2002年王治郅拒不回国的事件中,李富胜多次从中协调,声称不管王治郅在哪里,希望他一直明白自己是一名军人。
这保住了王治郅的军籍,最终促使了王治郅的回归。
李富胜的逝世,也因此成了中国足坛乃至体育界最大的损失。
李富胜沈祥福科威特队贝利中国队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下一篇:没有了